(三)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直接推动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1)社会化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扫除了单位保障制度下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壁垒,使丰富的人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得到优化配置。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进入城镇,3亿多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就业,并逐步享受到与城镇人口相似的社会保障;另一方面,城镇之间、不同机构或单位之间的人员流动也日益频繁, 计划经济时代从属于单位保障制的就业分割格局被完全打破,新型社会保障制度避免了因工作单位或就业地域变换而造成福利受损。实现人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是中国经济发展始终保持活力与动力的重要原因。
(2)公共教育事业大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高素质的劳动力。30多年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大致经历了从低水平免费教育到多元投资混合型教育,再到教育的公共福利属性不断增强的发展过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实施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低水平全面免费教育,但限于国家财力,高、中等教育发展不足,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享受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在20世纪最后10多年,伴随国家福利的整体削减,义务教育继续免费并全部由国家财政投入,高等和中等教育适度收费,并允许民间力量投资办各类教育,全社会教育总投入大幅度增加,但财政性投入比重有所下降。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的公共福利性又开始增强,困难群体教育帮扶体系逐步完善。这无疑有益于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并使人口红利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3)城镇居民住房体制改革的去福利化极大地激活了房地产业的发展,不仅使人民的居住条件持续得到大幅度改善,同时也使房地产成了重要支柱性产业。20世纪90年代掀起的大规模住房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去福利化,核心内容是推行住宅商品化、自有化,由此催生出规模日益巨大的房地产业。2003年以来,房地产投资一直呈上升趋势,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仅次于制造业。不过,住房商品化改革也带来了房地产市场“过热”和“泡沫”现象,使住房从生活消费品异化成为市场投资品、投机品,一些中低收入群体则无法承受房价快速上涨的压力,住房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因此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住房福利的供给。但总体而言,住房改革与经济发展仍然具有正相关性。
(4)社会保障的快速发展培育了民生经济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基于养老、健康、儿童、教育等民生方面的需求日益高涨,政府在努力增加公共投入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时,实行对社会资本开放的政策,促使私人资本投向这些服务领域的投资规模持续扩张,福利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就业,并成为民生经济新的增长点。向社会资本开放社会福利领域,壮大了社会保障体系的物质基础,也更好地满足了有需要者的需求。
(5)社会保障制度的日益健全激发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欲望,直接提升了其消费能力,消费扩张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加大。伴随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持续快速扩大和养老金等福利待遇持续提升,全国的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支出保持了较快增长。特别是2012年以来养老保险制度惠及所有老年人、医保制度覆盖全民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是不断提高。
(四)社会保障制度在中国遭遇经济发展危机时发挥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
最能够全面、综合地反映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是1998年和2009年两个时间点。这两个重要时间点的共同背景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遇到了危机,而政府采取了扩张投资、刺激消费等措施,社会保障制度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回顾近20年来的发展,如果没有中央政府在1998、2009年两个关键时间点上强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民生遭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将不可避免,也不可能有1998、2009年后的快速发展。这表明,不重视社会保障,经济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遭遇危机更难以自拔;重视社会保障,则有助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即使遭遇了经济危机,也能够很快地从危机中走出来,因而,发展社会保障和维护与促进经济发展并不矛盾,而是可以相得益彰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