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社会保障信息惠民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28号)、国家发改委等十二部委《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14〕46号)精神,深入推进全市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消费,提升服务水平,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我市社会保障信息惠民发展现状及战略定位
(一)社会保障信息惠民发展现状
天水是全国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各类企业较为集中,特别是随着市委、市政府工业园区建设和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以装备制造业、电工电器为主的民营企业得到快速发展。截止2013年底,仅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4.5万人,离退休人员达到7.85万人,年发放发放养老保险基金15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3.07万人,待遇享受人员36.52万人。近年来,我市以“金保工程”为主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得到逐步完善,但随着离退休人员的逐年增多,社会保障统筹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信息系统还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社会需求。建立覆盖范围广、功能齐全、规范便捷的社会保障信息惠民工程,借助信息交互平台开展社会保障各项业务办理,具有完备的工作基础和社会基础。
(二)社会保障信息惠民战略定位
按照全市建设信息惠民示范城市的总体部署,以社会保障信息惠民应用软件为基础,结合全省推进“五险合一”信息化建设,以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为目标,建立全市应用软件统一、业务流程规范、数据集中管理的社会保障信息惠民系统,实现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多险种业务经办信息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功能,带动信息消费,推动全市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
二、推进我市养老保险信息惠民工作的基础、特点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基础。随着我市社会保险制度体系的逐步健全,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以人人享有最基本生活保障为目标,以完善配套制度、提高保障水平、规范经办管理为重点,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为社会保障信息惠民工作提高了政策基础。同时,我市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独立使用金保工程系统,尽管还未实现互联互通,但初步具有信息资源共享的硬件设备基础。此外,全市各及社保经办机构建立了专门信息机构,配备了专业理论水平较高的业务人员,为实现信息惠民工程奠定人才基础。
(二)主要特点。推进社会保障信息惠民工程坚持便捷、高效、实用的原则,以当前广大服务对象需求为主要目的,针对当前社会保障业务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审批程序较多的实际,通过建立覆盖范围广的信息网络和功能齐全的技术支撑,研发社会保障业务经办、审批、报销等软件,将现行业务办理纳入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服务对象与负责机构网上网下互动交流,进一步提高申报审批效率,节约政府公共资源,确保信息资源公开透明,实现事前预防、实时监督、即时查错,使我市社保工作社会化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三)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推进社会保障信息惠民工程建设,通过依靠科技手段建立高效、便捷的申报审批平台,解决参保单位业务办理工作效率低下、社会保险业务管理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通过建立覆盖全市、甚至于全省、全国的信息网络,推进政府资源共享,解决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问题;通过建立网上网下互动交流和业务办理,解决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因大量业务占有的政府公共资源,节约办公成本、提高数据准确性的问题;通过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资源,推进政务公开,解决参保人员在待遇享受中因对政策不熟悉而产生的各类上访和矛盾纠纷,为广大服务对象提供社会保险缴费、帐户、待遇等信息查询服务;最终实现社保经办机构对于网上社保业务的可信管理,促进社保业务信息的透明公开,提高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
(四)存在的主要困难。 建设社会保障信息惠民工程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困难,在社保制度方面,尽管各地人社部门在社会保障中的职能大体一致,但在具体工作落实中,由于受不同省份历史遗留、经济发展、体制机制的制约,导致业务经办存在差异,甚至在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州、市、县都或多或少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保信息惠民工作建设的资源共享。在资金使用方面,我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已实现省级统筹,但随着社会保费费源的萎缩和离退人员的迅速增加,基金支出加大,去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确保基金的安全运行。
三、创建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示范领域和主要内容。
(一)创建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经过一到两年的努力,建成标准统一、业务规范、功能完善、系统集中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确保支撑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经办审批、接续转移、备案报销等业务办理及“一卡通”应用。建议覆盖一定范围内两定机构、金融机构、税务等相关外联机构和部门,支持全国范围内各项社会保险业务管理、服务和监督,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最终建立覆盖范围广、涵盖多险中、支撑经办、功能完备、安全可靠的社会保障信息惠民系统,实现全市社会保险领域管理工作标准化、服务经办规范化、宏观决策科学化。
(二)示范领域和主要内容。
建立社会保障信息惠民工作的示范领域为全市社会保障工作涉及的全体服务对象。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开发核心业务信息系统。开发全市社会保险核心业务管理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公共业务子系统、五大保险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以及医疗监控子系统等功能。实现各险种统一征缴、待遇分别发放,基本信息与参保信息分离管理,业务、财务紧密衔接。通过对各统筹层次分类,支持市州、县区业务差异化办理,并开发两定机构接口软件等。
2、建设核心业务数据库。结合全省人社系统“五险合一”信息数据要求,对全市社会保险参保人员基础信息库和单位基本信息库进行合理划分和设计,统一数据字典,同一指标体系,统一分类编码,建立核心业务数据库,与社保卡持卡人基本信息数据库进行数据共享交换。
3、建立数据交换平台。开发社保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结算和管理、养老异地转移等应用,实现全市社会保险跨地区业务协作。建立与全省、全国交换区联网监测软件、联网应用各软件的无缝接口,开展全国联网应用各项业务,实现全市各项社会保险数据自动上报。与社会保险财务、生存认证、电子档案等社会保险辅助业务系统,以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大就业”系统、公务员管理系统、人事人才系统等之间建立接口,实现人社系统内各项业务的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开发实施与两定机构、银行、地税、财政、工商、公安、卫生等部门应用系统的外部接口,实现系统内外之间的信息共享。
(四)建设数据中心。按照信息惠民工作统一规划和标准,建设市集中的数据中心,为社会保险核心业务系统的开展和信息交换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为各类社会保险数据的存储、处理、应用、挖掘等提供集中场所和基础环境,为构建市、县、乡三级金保专网和实现业务系统互联提供重要枢纽,建成支撑全省社会保险各项业务开展的数据平台、网络平台、应用平台和信息安全平台。
(五)搭建网络平台。依托省电子政务内网、电子政务外网,以市级数据中心为汇集点,规划建设金保专网。市、县区、街道乡镇、社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服务机构,通过电子政务内网接入市局数据中心;两定机构通过电子政务外网汇聚到市州数据中心,通过市州数据中心连接到省厅。
(六)促进信息资源消费。建设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后,依托各级人社部门门户网站,实现网上缴费申报、网上审批受理、个人权益网上查询等网上经办的同时,依托咨询服务电话、手机短信等交流方式,通过在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机构,部署社保一体化自助服务终端系统,为参保单位、参保群众提供自助服务,带动促进全市社会保障群体信息资源消费。
四、推进计划和预期成效
(一)实施步骤。全市社会保障信息惠民工程与全省“五险合一”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同步进行,争取两年内正式完成使用,大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1、数据采集阶段。由市人社局牵头,市县两级社保经办部门具体负责,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工作组,对五大保险业务经办、历史数据、申报审批、社保卡制卡数据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审核。
2、软件建设阶段。在对采集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工作所需确定软件开发所需要的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和技术保障,并对初步成形的软件进行调试,进一步修改完善。
3、运行推广阶段。选择部分县区进行调试,系统正常后,对数据达标的县区进行数据录入,并整体并入金保专网,进行正式运行。局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做好技术保障工作。
(二)投资估算。建设社保信息惠民系统,重点是要靠完备的信息网络和软硬件支撑,所需网络建设和硬件设备较多,也是投资的重点,估算造价较高,以实际所需造价为准。
(三)经费来源。建设社会保障信息惠民工作所需经费与省厅“五险合一”经费列入预算,需各级人社部门自筹和当地财政补助的方式进行解决。
五、创建工作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社会保障信息惠民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督促指导,及时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确保每项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加强沟通协作,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相互配合,共同推进。
(二)确保资金到位。信息系统建设费用和接入线路租赁运行维护费由各级财政分级负担。市人社部门积极负责与省人社部门联系,争取到相关项目补助资金;当地财政部门要列入信息惠民建设专项经费,并按期支付到位,确保工作顺利进展。
(三)注重宣传引导。加大对信息惠民工作建设的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广播、标语、宣传栏、宣传车等载体,大力宣传社会保障信息惠民工作的重要意义,运作方式、内容效果等,取得社会理解和支持,营造工作开展的良好环境。
(四)加强监督检查。加强日常监督检查,通过定期召开汇报会等,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确保创建工作有序进行。
强化目标考核管理,将此项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内容,实行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确保我市社会保障信息惠民工作建设如期完成。